8月13日,湖南工商大学"星"耀东旭·筑梦古韵实践团队奔赴田野,展开为期8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当艺术的双手遇见田间的泥土,当时尚的镜头对准千年的遗址——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七星墩遗址碰撞出绚烂的火花。
在七星墩遗址的一方池塘畔,一场与历史的深度对话正悄然开启。在当地村民的指引与协助下,这些经由日月沉积的千年河泥被小心翼翼地从水底打捞。样本的成功采集,为团队后续的深入研究与科学分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为湖南省文物考古院七星墩领队王良智副研究员为团队成员进行讲解 何若如摄
次日晨光微熹,实践团队依照古法配方,将谷物、竹叶与前日采集的河泥按比例混合。烈日下,汗水浸透衣衫,却丝毫不减团队的热情。在湖南省文物考古院专家的悉心指导下,每一处细节皆经精心打磨,每一次调配都力求还原最真实的古法工艺。
图为王国栋老师指导烧制 段苗芳摄
烧制环节将整个实践过程推向高潮。以竹排为底,将精心调配的泥坯送入窑中。窑火升腾,高温引发泥土的蜕变——铁元素氧化焕发出鲜艳红色,植物灰烬则在熔融中凝结为坚硬表层。历经数日持续烧制,团队成功复现出珍贵的红烧土与硬质烧结面,这一成果为新石器时期建筑材料的复原研究提供了关键数据与实物支撑。
图为团队成员合影 段苗芳摄
从河泥到砖块,从理论到实践,湖南工商大学师生用双手复原了古人的智慧,在这场跨越古今的对话,为古遗址保护注入了坚实的科学支撑,也让千年文化遗产在当代焕发新的生机。
团队:设计艺术学院 “星”耀东旭·筑梦古韵实践团队
文:设计艺术学院 杨浩然
图:设计艺术学院 段苗芳 何若如
审核老师:凌翔 王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