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湖南工商大学“寻迹韶韵”大学生“三下乡”调研团走进韶山学校思政教育研学实践营地参观学习,采访对话该校负责人及思政课老师,以期了解“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实践中的宝贵经验,为“寻迹韶韵”团队探寻红色教育与思政教育、文旅融合发展的方法提供重要参考。
图为韶山学校
安全是研学生命线。“我的韶山行”规模每日从1000人增至4000人,同步强化安全保障:每300人配1名医护人员,司机需5年无违章记录。向校长强调:“安全是底线,研学要优先。”通过专用通道、错峰开放等措施,实现有序分流,确保所以学生安全、深入地接受红色教育。
图为湖南工商大学寻迹韶韵小队采访韶山学校校长和老师
教学是红色研学的核心。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升全方位育人效果,“1+3+4”课程体系是“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课程的独特魅力。它包括1堂思政大课,3大伟人精神主题课程,以及4项主题活动,形成“行走的思政大课”育人新模式。师资方面,学校严格选拔培训,组建专业团队,确保“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教学方面,注重创新体验,运用情景教学、VR技术等互动手段,增强学生沉浸感与情感共鸣,提升育人实效,同时注重延伸教育,通过撰写研学日记、畅谈理想等后续环节,让红色教育持续滋养青少年成长。
图为湖南工商大学寻迹韶韵小队成员与韶山学校校长和老师合影
当青年主动探寻红色精神密码,当政企社协同共建可持续生态,“我的韶山行”正将红色种子播撒进青少年心田。韶山着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全国性红色研学品牌,让红色故事成为青春热词,让文化传承与时代同频共振。
团队:学生工作处 寻迹韶韵小队
文:学生工作处 史喆康 王文莉
图:学生工作处 覃金成
审核老师:李忆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