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最新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三下乡】调研长沙铜官窑遗址群,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范式

日期:2025-08-09 11:42

8月3日,湖南工商大学“三下乡”智绘果宝特工队赴长沙市望城区,围绕“农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开展实地调研。团队深入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系统考察陈家坪遗址、谭家坡遗址及铜官老街,梳理历史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资源的结合点,为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提供实证参考。  

 

105094

图为团队成员于铜官窑遗址前合照


团队首站抵达位于彩陶源村的陈家坪遗址。现场密集分布的窑炉残基清晰呈现唐至明清时期制瓷活动,66.5米唐代与明代叠加窑(Y35、Y77)尤为突出。开放式展示将考古遗迹与周边农耕环境融合,既保持原真性,又为乡村旅游注入历史维度。团队负责人卢雪婵指出,窑业废弃物中的匣钵、陶瓷残次品可转化为“互动教材”,为农文旅融合提供文化叙事素材。  

 

105095

图为谭家坡遗址前合照


在谭家坡遗址,团队重点考察被誉为“世界保存最完好的唐代龙窑之一”的核心遗存。该龙窑与陈家坪遗址、觉华塔构成完整文化景观,其历史完整性为乡村旅游赋予不可替代性。团队认为,遗址的天然“活态博物馆”属性,可与周边农田、村落联动,形成“看遗址、体验农耕、住农家”的闭环。


105096

图为铜官老街前合照


调研最后一站,团队走进铜官老街。作为“世界釉下多彩陶瓷发源地”和“海上陶瓷之路”起点,老街延续“千年窑火不断”传统,已形成“陶瓷文化展示+传统工艺体验+乡村生活服务”融合模式。陶瓷工坊与农家民宿相邻,文创产品与农产品共同展销,带动农户参与旅游经济。团队队长表示,将陶瓷文化与农业采摘、民俗体验结合,可让游客带走文化记忆,也让村民分享旅游红利。  


此次调研,团队系统梳理铜官窑遗址群文化价值与旅游开发现状,初步提出以“考古遗产为核、乡村资源为翼”的农文旅融合思路,包括开发窑业主题研学路线、打造陶瓷文创与农产品结合的消费场景等。实践过程中,团队深刻认识到铜官窑历史遗产不仅是“过去的故事”,更是乡村振兴的“现代表达”。

团队:智能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 智绘果宝特攻队

文:智能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 钟卓隆 徐琤

图:智能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 龚哲恺

指导老师:李世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