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湖南工商大学慧湘村科创教育实践团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高望界村,开展“笔尖传情”书信交流活动。在这个信息爆炸、书信渐成“被遗忘的艺术”的时代,但该活动却以传统书信为载体,通过创新形式为乡村学生搭建情感表达平台,让孩子们借助书信与绘画传递温暖、表达情感、拓宽视野,在孩子们心中架起了一座心灵对话的桥梁。
图为团队成员为孩子读来信
见字如面,孩子们都收到了湖南工商大学学子亲笔书写的信件,这些带有温度的信件,都有着对孩子们的美好祝福。在“读信回信”环节,孩子们认真阅读信中的趣事与寄语,轻声交流着这些素未谋面的哥哥姐姐们。对于年纪较小的孩子,团队成员逐字逐句朗读,并鼓励他们用画笔和文字表达自己的心声。许多孩子在回信中画下灿烂的笑脸、写下成长的愿望,用纯真的方式与“小老师”们完成了一次跨越年龄的对话。
图为团队成员帮助孩子们写回信
伴随着“笔尖传情”书信活动的结束,慧湘村科创教育实践团在高望界村为期十天的支教活动也迎来了尾声。离别之际,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触在明信片上写下真挚的情感:“你们还会来吗?”“明年一定要再来!”字里行间满是不舍与期盼。十天虽短,情谊绵长。实践团成员以真心播种知识的种子,用热情点燃孩子们的好奇心,而孩子们的纯真与笑容也深深打动了每一位团队成员。临别前,团队成员也为孩子们留下了祝福明信片,寄语他们保持童真,勇敢追梦,未来在更广阔的天地相见。一纸信笺,连接两地真情,团队成员希望这些信件能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小小星光,而这份双向奔赴的温暖,也将持续照亮彼此的前行之路。
图为团队成员和孩子们在村委前合影
此次支教活动不仅为高望界村的孩子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科创课程,更通过“芙蓉学子”书信往来活动搭建起一座温暖的心灵桥梁。一纸信笺跨越山水阻隔,在孩子们心灵中架起情感纽带,既培养了孩子们的表达能力与人文素养,也为大学生提供了反哺乡村、践行教育初心的实践平台。团队表示,未来将继续关注乡村教育,用行动传递知识与爱。
团队:智能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 慧湘村科创教育实践团
文:公共管理与人文地理学院 冯莘雅
图:公共管理与人文地理学院 冯莘雅
经济与贸易学院 唐斯妮
审核老师: 罗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