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红智传薪先锋队走进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花明楼镇炭子冲村,在老党员肖光泉家中开展采访,聆听这位十年省人大代表、资深老党员的奋斗故事与初心感悟。
肖光泉有着多重身份,他是炭子冲村的村委干部、村支书,也是拥有47年党龄的省人大代表。在村里,他曾负责林业、计划生育、生产发展等多项事务,还积极化解矛盾,比如村民因宅基地边界划分产生的纠纷、集体林地承包过程中出现的利益分歧等。此外,他推动村部建设,上任后一心为村民谋发展,致力于减轻农民负担,少收上交款,同时抓好集体基业、水利建设。为维系邻里关系,他从早到晚走访每家每户,在沟通了解中完成国家任务,以实际行动拉近与村民距离,让联系更加紧密。
图为肖光泉爷爷给团队成员回溯青春履迹
当聊到和乡亲们打交道的窍门,有着几十年基层经验的肖光泉,脸上挂着憨厚的笑,用朴实的话语说道:“群众关系哪能一蹴而就,都是脚踩脚、肩并肩,一步一步蹚出来的!关键得把村民的事儿往心坎上放,多帮衬、多搭把手。”他是这么说,更是这么做的,用真诚帮扶赢得村民信任与支持,让工作开展更顺畅。
图为肖光泉爷爷与团队成员讲述青春耕耘故事
见证乡村变迁,肖光泉深有感触,直言变化最大的是交通,如今水泥路通到每家每户,便捷了村民生活。作为省人大代表,他也积极为百姓发声。20世纪80年代,面对邮政局寄信乱收费现象,他据理力争,要求凭收费文件规范收费,此后乱象得止;针对宁乡建筑维修问题,他建言献策,助力争取资金。
采访最后,肖光泉对当下干部寄语深切期望:“当好村干部,第一不能贪财,第二要对村部负责、为人民利益负责。” 这质朴话语,传递着老党员对初心使命的坚守,也为年轻干部指明履职方向。
图为团队成员与肖光泉爷爷大合照
此次采访,红智传薪先锋队从肖光泉的经历中,汲取到老一辈党员的精神力量。他用数十年扎根乡土的行动,诠释对党忠诚、为民服务的宗旨,这份精神也将激励更多人传承红色薪火,在乡村振兴与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贡献力量。
团队:智能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 红智传薪先锋队
文:智能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 王旭芸 童凤艺
图:智能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 何永莉 王召之
审核老师:邹佳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