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垂垂,蛙鼓声声。7月16日,湖南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名扬天“虾”队的队员在院团委书记宋明月老师的带领下,踏着星光,走进长沙市望城区乔口镇博为生态农业园。
荷香深处虾戏水,轻舟载月捕虾忙。水田边,工作人员贾师傅穿着防水裤,走上水边的白色塑料船,精准地将船停在地笼标记处。贾师傅利落地下到水中,弯腰拉起沉甸甸的虾笼,十余米长的地笼破水而出,数百只小龙虾倾泻而下。在荷香与泥腥交织的劳作里,年轻的手掌第一次掂量出“躬耕”二字的真实分量,那是渔获的丰盈,更是大地对求知者最质朴的授业。
图为工作人员在夜间收荷花虾
泥手捧虾知农事,赤脚量田识苦辛。在贾师傅的指导下,两名队员小心翼翼地登上小船,拉起浸透夜露的虾笼,数百只荷花虾在网眼里张牙舞爪。“接着!”贾师傅把地笼塞进队员小陈的怀里。看着那团活蹦乱跳的“铁蒺藜”,小陈感叹,“这比书本上看到的生态养殖理论有趣多了!”月光为舟,荷风作伴,队员们躬身拉起虾笼,在青壳红螯的跃动中,捕捉到的不只是活生生的农事,还有泥土深处扎根的勤劳与智慧。
图为团队成员跟随工作人员体验收虾
金虾困局筹良策,金融活水润荷塘。实践团与养殖户在分拣优质荷花虾时,了解到基地虽掌握成熟的“荷虾共作”技术和稳定的销路,却因缺乏抵押物无法获得足额贷款,甚至遭遇银行抽贷。这折射出农业共性困境:金融活水难以灌溉田野。乡村振兴亟需创新“信贷+保险+担保”的金融纽带,让每一只优质虾都能成为可抵押的“水中黄金”。
图为工作人员分拣荷花虾
离园时已近子夜,晚风送来荷花的清香。队员们回望月光下的荷塘,那里有躬耕者的汗水,有守望者的智慧,更有一群大学生用脚步绘就的乡村振兴新图景。当大学生们的手指沾满塘泥时,他们触摸到的,或许正是现代农业发展最真实的脉搏。
团队:财政金融学院 名扬天“虾” 乡村振兴促进团
文:财政金融学院 曹晴晗
图:财政金融学院 陈彤 蒋婷
审核老师:宋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