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荷连天处,虾跃振兴时。湖南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名扬天‘虾’”社会实践服务队的青春身影,再度映亮千亩荷塘。7月14日,青年学子们深入盘龙岭土地专业合作社、博为养殖专业合作社、博为生态农业园,探秘“荷虾共作”产业链条,以脚步丈量田间智慧,更用求知之笔,饱蘸乡土智慧,书写青春助农的担当答卷。
政策链荷塘,叩开产业升级之门。在盘龙岭土地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向实践队员展示政府扶持成果。合作社依托《农业农村标准化管理办法》推广的“荷田托管”模式,整合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社会化服务补助等资金,实现“反季节养殖”标准化。转至博为养殖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通过县级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改造生产设施,并申请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提升品牌溢价,亩均收益得以提升。
图为“名扬天‘虾’”团队成员在盘龙岭土地专业合作社调研
青春耕沃土,钓起乡土情怀之心。博为生态农业园内,一堂生动的“钓虾实践课”正在进行。小学生与大学生们手持竹竿、网兜,屏息凝神。当九岁女孩轻提竹竿,一只挥舞赤钳的小龙虾悬出荷塘,水珠在阳光下折射虹彩。“名扬天虾”队员迅速抄网接应,指导“慢提快兜,看准虾背”。村民笑言:“娃娃钓的是乐趣,农户‘钓’的可是金饭碗!”
图为“名扬天‘虾’”成员与博为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合影
归途满载,青春如荷。归程中,学子们的行囊里不仅有沾泥的调研笔记,更装着沉甸甸的乡土答案。当政策之光照进传统农事,当青春身影跃动振兴一线,“荷为虾撑起生态屏障,虾为荷注入经济价值”的共生哲学,正通过青年之手写入广袤田野。在这里,每一根钓竿都丈量着心与乡野的渐进距离,每一只龙虾都跃动着中国农业的澎湃未来。
团队:财政金融学院 名扬天“虾” 乡村振兴促进团
文:财政金融学院 林美妊
图:财政金融学院 陈彤 蒋婷
审核老师:宋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