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最新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三下乡】匠心薪火相传,青春邂逅非遗——智能小纵队探秘浏阳木活字印刷技艺

日期:2025-07-16 11:24

2025年7月14日,湖南工商大学智能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智能小纵队”深入浏阳市小河乡,开展探寻木活字印刷术非遗传承的“三下乡”活动。在益兴堂木活字印刷术第五代传承人吴汉涌的悉心指引下,团队成员通过深度采访与沉浸式体验,零距离触摸千年技艺的温度。


“我发自内心地喜欢这门手艺”。56岁的吴汉涌向团队讲述着自己与非遗的深厚渊源,从小在父亲的熏陶下,他对雕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谈及创作,吴汉涌脸上洋溢着欣慰与满足。在他看来,每一块木活字,从选材到成型,都凝聚着手艺人的心血与智慧,蕴含着机器无法替代的独特“内涵与温度”。


103590

图为团队成员正在采访吴汉涌非遗传承人


团队成员认真聆听讲解后,积极参与刷墨印制体验。刀锋游走于木纹的专业,墨刷均匀铺展的专注,让书本上的“非遗”变得立体而鲜活。队员们体会到,在追求效率的数字时代,这份需要沉心静气、精雕细琢的传统技艺,其独特价值和恒久魅力弥足珍贵。


103591

图为团队成员正在观看木活字印刷术技艺流程


吴师傅谈到 “以前,木活字印刷是一门手艺,实实在在能挣钱养家。现在立了非遗项目之后,它更是我们的文化自信,是历经千年沉淀下来的宝贵财富。”道出了这门技艺从谋生手段到文化瑰宝的价值升华。他也坦言,非遗面临着被在现代社会求生存、谋发展具有很大的困境。


103592

团队与吴汉涌传承人的合影


队员们与吴师傅的交流引发了他们对活化非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团队成员纷纷表示,将此行感悟到的工匠精神和文化传承意识融入学习与生活。队员们通过宣传、记录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并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其传承现状,让悠久文化在青春的接力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团队:智能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 智能小纵队 文化传承团

文:智能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 朱书婷

图:智能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 朱书婷 冯文馨 国际商学院 蒋欣馨

审核老师:李思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