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由我校承办的湖南省第十五届研究生创新论坛“智能信息处理与工业智能”分论坛在我校举行。副校长刘国权出席开幕式。中南大学自动化学院院长、国家杰青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阳春华教授,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人选孙哲南教授作为特邀专家参加。研究生院负责人参加。分论坛由智能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执行院长周鲜成主持。本次论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设置2场主题报告和2个分论坛。省内外多所高校的师生近400人参加了论坛。
副校长刘国权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他指出,此次论坛从不同学科视角和理论视域研讨“智能信息处理与工业智能”的前沿动态,分享新视角、新方法、新思维、新发现。他希望通过这次学术交流活动,增进研究生了解智能信息处理与工业智能的现状与趋势,为研究生搭建“交流创新思维、拓宽学术视野、激发创新热情”的学术平台,进一步把握学科前沿、掌握先进理论与方法。
智能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负责人介绍了分论坛的筹办情况。研究生院院长杜焱宣读了获奖名单,湖南大学杜闯、湖南工商大学张明远等4人获得一等奖,中南大学许冠英等8人获得二等奖,东北石油大学乔美霞等12人获得三等奖。湖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杜闯作为获奖者代表发表了感言。
在主题报告环节,阳春华教授、孙哲南教授分别作了题为“工业过程运行信息光学在线检测技术与应用”和“人工智能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学术报告。在论文宣讲环节,与会研究生分享了各自的论文内容和创新点,开展学术交流,分享创新成果。湖南工商大学谭平博士、史长发博士和赵慎博士作了点评。
本次分论坛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湖南省教育厅主办,湖南工商大学承办,来自全国尤其是省内高校的120余名硕士生、博士生积极参会,从不同学科视角和理论视域研讨“智能信息处理与工业智能”的前沿动态,分享新视角、新方法、新思维、新发现。此次论坛进一步增进了研究生了解智能信息处理与工业智能的现状与趋势,把握学科前沿、掌握先进理论与方法;加强我省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专业学位点建设,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我省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研究生教育水平。(智能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